大龙网新闻中心

【新华社】大龙网:将“永不落幕的广交会”开到海外客户家门口

新华社5月10日电(记者赵宇飞、黎华玲)近日,一家名为“网贸馆”的中国商品展销馆在阿联酋迪拜开张,馆内展示的都是中国企业的样品。网贸馆的“东家”是来自中国的跨境电商企业——大龙网。当天,前来参观考察的商家络绎不绝,不少商家发现中意的商品后,现场就拿出手机,打开大龙网OSELL APP与中国企业直接交流。


  大龙网在迪拜“开店”,源于两国经济的互补性。阿联酋对中国的轻工、日用品和电子产品需求巨大,拥有上亿美元的市场,恰与中国制造产能最高、出口需求最大的品类高度契合。


去年以来,大龙网已在莫斯科、华沙等城市建成5个网贸馆,目前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网贸馆正在筹建中,今年计划建成20个。

“它们一头连接着国内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一头连接着国外的众多零售商,让中国企业足不出户做天下生意,也让国外商家在家门口就能买到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相当于将"永不落幕的广交会"开到了海外客户的家门口。”大龙网创始人冯剑峰如此形容这种“线上约,线下会”的跨境电商新模式。


一家跨境电商企业为何要布局线下网贸馆?大龙网常务副总裁朱福兴说,传统外贸产业链包括制造商、出口商、进口商、渠道商、批发商、零售商等,海外客户不愿受中间商的“剥削”,有着向中国企业直采的强烈愿望。“同时,跨境B2B虽能实现渠道扁平化,但无法看到商品实物,较难取信海外客户,且双方缺乏常态化的信息通道,生意往往很难谈成。”


同时,长期代工生产的中国制造普遍缺乏全球品牌知名度,且多数企业对打算进入的市场更是一无所知,也让中国企业“走出去”之路充满坎坷。


“这些难题就是创新的着力点。”朱福兴说,2014年起,大龙网开始在世界各地布局网贸馆,主要目标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其他对中国制造有着旺盛需求的国家。


因此,建馆之前需要细致的市场调研。近两年,冯剑峰及其团队曾在莫斯科的冰天雪地中与当地人豪饮并赢得信任;也曾在迪拜的沙漠骑着骆驼在漫天风沙中发现当地对中国日用品的旺盛需求。最近,他们又跑到越南,走街串巷与商家拉家常,了解到当地五金建材的稀缺。


一个个网贸馆就是打造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的“支点”。 作为中国商品融入海外本土市场的“跳板”,网贸馆进行融合当地风土人情和消费习惯的场景化展示,让国外商家实地体验。大龙网还开发了OSELL APP,可实现70多种语言的实时相互翻译,破解了买卖双方的沟通难题。


同时,大龙网通过“两信一保”,为中国企业化解跨境沟通、交易信任,以及快速通关等难题,还提供当地的品牌、法务、售后等“最后一公里”的本土化服务。


此外,朱福兴介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偏好等海量消费数据经大数据平台处理后,也将反馈至国内企业,让其进行精准研发和生产,参与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来。“例如近期大量巴西、俄罗斯客户在OSELL APP平台上评论称,中国生产的微型投影仪功能过于复杂,而他们只需要一开一关的功能即可,因为他们大多是在野外宿营时用来看电影。这些数据反馈给企业,就明确了其改良出口产品的方向。”


全新的商业模式效果超出预期。去年10月,大龙网在莫斯科网贸馆举行汽摩产品展销会,首日就实现了5亿卢布的成交额。“若非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国内市场萎缩的汽摩产业,在国外还有这么大的市场。”重庆和润投资董事长周少钢兴奋地说,“上个月,我们去巴基斯坦搞活动,不少客户追到宾馆要跟我们谈合作呢!”


去年,大龙网全年促成的跨境电商交易额达50亿美元,同比增幅超过30%,其中仅去年12月单月就实现贸易额7亿美元。


“今年,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内组织中国商品货源,还将开行渝新欧大龙网专列,目标是实现交易额100亿美元。”冯剑峰说,“未来三年,我们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建设100余家网贸馆,帮助国内产业带与海外需求市场对接,实现"百城百联",让更多的中国制造"走出去"。”


跨境电商B2B商机平台
Cross-Border E-commerce Opportunity-Seeking B2B Platform
综合服务投诉中心